蛋雞籠養殖空舍期工作的目的,主要是通過對雞舍內外環境及設備的清洗、消毒和維護,以清除雞舍及設備上的病原微生物,切斷各種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鏈,確保上一群雞不對下一群雞造成健康和生產性能上的影響,保證設備正常運行。
1 雞舍及設備的清洗、沖刷情況的控制
1.1 設備的移出情況的控制
所有的可移動的設備和設施如:飲水器、料槽、料桶、可拆卸的料線、產蛋箱、隔欄門、隔欄網、供暖設備、各項工具等,應從雞舍內移出,并放在舍外的混凝土地面上,絕對不允許雞舍不宜移動的設備移到雞舍外,同時將雞舍剩余藥品回收入庫,并進行熏蒸消毒。
1.2 雞舍、設備灰塵、糞便的清理情況的控制所有的灰塵、碎屑和蜘蛛網必須從雞舍內各處的凸處墻角上清掃掉,最好用掃帚掃掉或吹風機吹。
清除雞舍內所有的糞便、墊料、碎屑、料槽內的剩料等,移出到糞場并要防護好,以免污染場區;每清完一棟雞舍都要安排人員鏟刮板條、雞籠上、雞舍邊角以及其它表面所積累的糞便,并將該棟殘留的雞糞認真清掃干凈。糞場里的糞便和墊料應在沖刷前全部處理掉。
1.3 沖刷情況的控制
必須首先斷開雞舍內所有電器設備的開關,使用高壓水槍簡單沖刷,浸泡殘留在雞舍和設備上的灰塵和碎屑,浸泡好后使用高壓水槍沖刷,在沖刷過程中,應迅速把雞舍內剩余的水排凈。應特別注意雞舍內以下幾個部分的沖刷:屋梁的頂部、墻壁、糞池內外側墻壁、糞池地面、板條、供暖設備、下水道及口、風機框、百葉窗、風機軸、風機扇葉、各種支架、水管、噴霧管。
2 雞舍、設備的消毒及場區整體生物安全控制
2.1 消毒過程控制
消毒液的種類與劑量的使用應根據藥品說明進行選擇,完成正確的消毒操作,并留有記錄,整個消毒過程應根據消毒液的特性對設備進行一定的防護,避免對設備的損壞。
參考如下消毒過程: 沖刷后的雞舍首先用2%~3%的火堿液噴灑—>自然干燥—>清水沖洗—>常用消毒劑交替噴霧消毒,每次間隔1~2d,待上次消毒液干燥后再噴下一次消毒液—>封舍后10%的甲醛溶液噴霧消毒(溫度控制在15℃以上,24~48h)—>煙熏劑熏蒸24-48h,整個消毒程序大約需要10~12d。
注意:消毒應該在整棟雞舍徹底沖刷干凈和維修完成后才能進行,消毒劑對污垢和有機物無效。檢查雞舍密封情況是否良好,場區附屬設施是否根據要求進行消毒。
2.2 場區整體生物安全操作的控制 外來車輛、人員、物資是否仍根據要求完成各項消毒后入場,并留有記錄;場區所有的清理、改造、消毒是否遵循嚴格的生物防疫制度,避免凈、污區的交叉污染;昆蟲、老鼠和野鳥的控制是否進行滅蟲、滅鼠和防鳥工作,并留有記錄,所有進出風口的防護網是否修補,檢查所有門窗是否能關嚴等。
應注意的是:昆蟲是疾病重要的傳播媒介,必須在其移居于木制品或其它物品之前,將其殺滅。當種雞淘汰后,這時候雞舍還比較溫暖,應該立即在墊料上、雞舍設備和雞舍墻壁的表面噴灑殺蟲劑;第二次使用殺蟲劑應在熏蒸消毒前進行。
3 場區、雞舍及設備的維護情況的控制
3.1 場區、雞舍的改造維修
干凈的場區、空雞舍為場區的改造、建筑結構的維修提供了理想的時機,場區一旦空置,應及時根據上批雞工作不當之處進行改造、維修。
3.2 設備的安裝和調試
安裝并調試因沖洗需要而拆卸的設備和其他短時間使用設備,如溫控器、電壓調節器、風機、電機、電燈泡、加藥器、育雛傘等。仔細觀察各種設備是否已完成維護、保養并進行徹底消毒,安裝是否正確,同時數目是否準確等。
4 接雞前物資、環境的控制
雞舍物資的準備 各項物資應在接雞前提前做好準備,如水、料、藥品、其它輔助工具等。
5 沖刷、消毒效果的評價
要了解雞舍的沖洗和消毒效果,應以細菌總數來評估;將有利于改進雞場的衛生,并比較不同的沖刷和消毒效果;當雞場進行有效的消毒后,檢測程序中不應分離出的各條件性致病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