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蛋雞籠養殖時如果貯存時間超過數天的種蛋, 孵出的雛雞質量不如儲存時間為 3 d ~ 4 d 的種蛋所孵出的雛雞。儲存過的種蛋孵化期間的早期胚胎死亡率更高,而幸存下來的雞胚往往生長發育和出殼更加緩慢。一旦出殼時間推遲, 部分雛雞可能在計數時無法計入, 在入舍時發育太遲而使其質量可能受到影響。
自然孵化和 SPIDES 法比較
農場母雞在其一窩蛋全部產出前每天會在窩里產一枚蛋。 它每次回到窩里下蛋時, 已經在窩里的雞蛋將會加溫, 這可以有效地為它們準備一個短期的孵化期。
試驗表明, 通過利用種蛋在儲存期間的這種短期孵化法 (Short Period of Incubation duringEgg Storage, SPIDES) 來模擬雞蛋自然孵化過程,可以有助于維持儲存種雞的高孵化率。
充分執行 SPIDES 法, 能夠使在未處理儲存種蛋上觀察到的孵化率下降情況恢復 60%, 甚至更多。如果當前由于貯存的原因導致孵化率損失 10%, 采用 SPIDES 法后, 孵化率能提高 6% ~ 7%。 隨著種蛋儲存時間的延長, 改善的效果越明顯 ( 圖 2 和 3)。由于 SPIDES 法模仿雞蛋的自然孵化過程, 因此研究發現堅固耐用, 且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。 例如,實施 SPIDES 方法時可在較大范圍內對加熱速度、最終溫度和目標天數進行調整以達到良好的效果。
當種蛋未經處理時, 仍采用常規的儲存條件 ( 保持在于生理零度即實際溫度 24 ℃ /75 ! 環境下 )。 實施 SPIDES 方法的其他有利效果包括:
● 減少雞胚早期死亡的數量。
● 縮短孵化時間。 在充滿各種種蛋日齡的孵化器中, 這能夠使更方便地控制出殼時間, 并可避免雛雞脫水和過熱。
研究人員將繼續研究 SPIDES 是如何發揮作用的。 有證據表明 SPIDES 有助于挽救在儲存過程中將會死亡的細胞。 熱處理能使胚胎發育提前到達一個對儲存條件更有更強抗性的階段。
種蛋儲存多久后必須實施 SPIDES 方法才有效
在利用肉雞及其父母代種蛋的試驗中, 儲存時間在短至 7 d 之內的種蛋實施 SPIDES 方法后能見到孵化率的提高 ( 圖 2、 3)。
種蛋孵化時應達到多少溫度時對 SPIDES 方法最有利
蛋 殼 溫 度 需 要 達 到 32 ℃ ~38.3 ℃ (90 ! ~101 ! ) 對實施 SPIDES 法是最有益的。
種蛋升溫所花時間長短對 SPIDES 方法的效果是否重要
種 蛋 溫 度 上 升 到 32 ℃ (90 ! ) 需 要 花 費2 h ~ 8 h 不等, 這取決于所用的孵化器類型和孵化器內入孵種蛋的數量。
種蛋溫度上升至 32 ℃ (90 ! ) 以上所花時間的長短對 SPIDES 處理結果毫無影響——加熱時間長或短 SPIDES 法均有效。
種蛋需要加熱處理多少次
● 種蛋加熱處理的次數將取決于種蛋儲存的時間。
● 在種蛋儲存約 5 d 后孵化率開始下降前,應給予首次加熱處理。
● 如果種蛋每隔 5 d ~ 6 d 給予重復處理,將會得到最好的效果。
● 在種蛋新鮮度小于 5 d ~ 6 d 時進行處理不會對種蛋孵化率造成影響。